北京时间2021年7月28日,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73公斤级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宁波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19级硕士生石智勇获得抓举166公斤、挺举198公斤的成绩。 ,以总成绩364公斤夺得金牌,再次打破奥运纪录,并刷新本次世界纪录 类别!
看到石智勇霸气的胜利,电视机前的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李建设欣喜的同时也感到欣慰:“石智勇连续夺得奥运冠军的背后,不仅有运动员的刻苦训练,还有教练组的智慧,也离不开运动员的辛勤付出和教练组的智慧,也离不开宁波大学一流的科技助力。建设一流学科(力学学科)和一流队伍(运动生物力学队伍)。
“运动员已经是科学的产物”
据了解,在东京奥运会备战周期,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路由运动管理中心通过招标程序委托宁波大学承担“石智勇举重关键技术援助服务”项目。通过分析石智勇抓举和挺举关键技术的生物力学指标特征,诊断比赛或极限重量条件下成败的关键技术差异,提取关键技术关键环节的变化、原因及优化方案。
科研团队试图分析身体重心与杠铃重心的“复合重心”轨迹,寻找可能的优化动作技术,用强大的科研力量帮助和确保石智勇夺得东京奥运会冠军。
宁波大学李建设教授是该项目的首席专家,也是石智勇的硕士生导师。李建设教授曾担任亚洲运动生物力学学会主席,承担多项国家体育总局奥林匹克科技研究项目。他的主要观点是:“不同的动作结构取决于不同的身体和技术特点,也决定了不同的运动功能。这就是运动技术是由生物力学原理决定的,所以适合运动员身体条件的技术才是好技术。”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说过:“现代奥林匹克水平的运动员已经是科学的产物”,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对于提高体育成绩、挖掘体育潜力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支撑的重要性“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对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给予了重大专项支持,宁波大学参与了两项重大赛事。特别项目”,李建设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宁达的报告最实用、最准确”
宁波大学科研团队对石智勇在国内外比赛中的技术动作进行了长期跟踪和现场采集。视频采集采用两台专业摄像机(SONYHDRFX-1000PAL50Hz)定点定焦拍摄,并使用SIMI-Motion三维动作分析系统(德国)对比赛进行监控。对视频进行逐帧分析,并使用DLT方法计算空间坐标。首次在世锦赛比赛现场进行三维校准,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科研团队跟踪拍摄了石智勇在2019年亚洲举重锦标赛、2019年世界举重锦标赛、2019年举重世界杯、2020年全国奥运会选拔赛以及极限强度训练条件下的试举动作,建立了基于肩、肘、手腕、臀部。 、膝、踝等人体17个身体关节点模型测量举重过程中身体关节的角度和角速度、人体重心的运动轨迹、杠铃重心的运动轨迹、“两中心”之间的距离(人体重心与杠铃重心在矢状面内的距离)、杠铃重心的横向偏移等。关键指标,运动学分析将动作过程分为阶段和时期。
通过对石智勇在2019年泰国芭堤雅世界举重锦标赛上挺举世界纪录的动作分析发现,石智勇在挺举197公斤的动作过程中,杠铃重心横向偏移了多达7cm ,暗示石智勇可能双方实力不对等,或者双方实力不等。用力不均匀的问题。项目组及时与石智勇和教练沟通,在测试评估双方肌肉力量的基础上,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计划。
果然,在随后的一系列比赛中,石智勇多次打破挺举世界纪录(2019年天津举重世界杯挺举198公斤、2020年东京奥运会选拔赛挺举198公斤、2020年东京奥运会选拔赛挺举198公斤)。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因此,在东京奥运会第二次挺举192公斤被判定失败后,石智勇主动将杠铃重量增加到198公斤,成功了。这是基于科学研究和心理预期。
在石智勇备战东京奥运会期间,项目组还为石智勇提供了9个重大比赛和极限强度训练条件下的技术分析反馈报告、19个个人技术分析视频报告、12个选手技术分析视频等为中国选手提供的报告。举重队。 36个视频解析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在关键技术联合指标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石智勇和教练员的主观评价和反馈,最终形成比赛推荐报告。
宁波大学提供的反馈报告得到了石智勇的高度认可:“这是我收到的反馈报告中最实用、最准确的问题诊断。”
在科技服务过程中,项目组还拍摄并分析了中国举重队其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图像数据,发现男子81公斤级吕小军在“蹲推”过程中,存在是深蹲制动时间过长的问题。这会对后续的俯卧撑动作产生影响,反馈报告引起了吕小军教练的注意。
奥运带来荣耀,宁达力争领先
科研团队根据石智勇、吕小军等冠军运动员挺举、抓举动作特点,结合定点定焦摄像头、三维运动学分析、力传感等技术,宁夏大学体育学院成功构建73公斤级和81公斤级举重冠军模型。宁波大学项目组在中国体育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体育科技》、《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爱思唯尔综合期刊《Heliyon》等发表原创论文。英文论文一发表就被选中。作为本期封面论文的是国际科技媒体Eurekalert!转载该文章的标题是《想成为一名精英举重运动员?需要一双强壮的膝盖》。
用科技帮助石智勇成功夺得东京奥运会冠军,这段成功的经验让宁达有了更长远的眼光。在向有关部门提交的关于宁波竞技体育争光奥运发展路径和战略的《成果报告》中,宁波大学课题组通过调研梳理了宁波体育的发展脉络,并持续开展了“十四五”体育运动的筹备工作。宁波市体育发展五年规划.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大力发展海洋体育、科技助力竞技体育等有益的想法和建议较少。
“借助科技力量,充分利用已进入公开舞台的宁波大学体育博士项目体育与人体科学的优势,延长顶尖运动员的比赛高峰期。”这是李建设教授目前正在思考的一个方向。 “石智勇目前是宁波大学的研究生,其他来自宁波的奥运冠军明年也有意到宁波大学学习,未来将有更多优秀运动员携手征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为宁波做出新的贡献。”为奥运之城,为宁波大学增光添彩。”李建设教授在采访结束时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京奥运会备战周期,恰逢疫情影响,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组建了以院长顾耀东教授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团队,采用派遣等方式老师上门帮助石智勇顺利完成硕士阶段的全部课程,对石智勇科学素养的提高、知识结构的优化有很大帮助。石智勇也成为了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够完全看懂运动技术和力学分析报告的顶尖运动员之一。 “两全其美”是名副其实的。此外,石智勇还完成了硕士论文的提案和预答辩。
宁波大学一流力学学科和一流科研团队完成的《石智勇举重关键技术辅助服务》最终报告也得到了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理事长王庆研究员的支持中国运动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作为领队,他受到了评审委员会的高度赞扬,也得到了国家举重队教练组石智勇的充分认可。
石智勇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夺冠后,宁波大学立即向中国体育代表团和举重队发来特别贺电。
(图:孙东)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编、在互联网上传播。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izhong666.com/html/tiyuwenda/9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