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内三次参加同一个越野赛,一定是真爱!
每年夏秋之交,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山地越野跑比赛——勃朗峰UTMB巡回赛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上萨瓦省夏蒙尼举行,这里也是首届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地。就是这样一个让无数人喜爱、反复参与的游戏。包括3个100公里以上的个人项目。
UTMB——总长度165-175公里,累计爬升不少于9000米,限时46.5小时,最高海拔2400米以上。天气多变,整体难度最大。
TDS-2019之前,总长度约119公里,累计爬升不少于7500米,限时35小时,地形极其险峻。随后修改为140+公里,累计爬升不少于9000米。它的名字的意思是“萨沃伊公爵之路”,源自当地的历史。
CCC-全长101公里,累计爬升不少于6000米,时限26.5小时。
此外,还有团队探险、儿童跑步等其他有趣的项目。可以说是老少皆宜,深受大家喜爱。
妻子欢迎 2015UTMB 结束
在北京工作生活的跑步运动员张光亚,53岁开始参加世界上最著名的越野跑赛事——法国UTMB环勃朗峰赛,并完成了全部三项100公里以上的个人赛事。
十多年前,张光亚因为参加TNF100(北京)越野赛而结识了Dymuyi。他知道Dymuyi学习并遵循UTMB创办的UTMF(环富士山越野赛)。从此,他开始向往UTMB。为了不留遗憾地体验UTMB,张光亚以理工男的认真和坚持准备了“2年计划”——先完成2014年UTMF打好基础,再挑战2015年UTMB。
一旦设定了目标,就将其落实到行动中。 2013年完成TNF100北京站等比赛。 2014年,他首先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英里比赛——UTMF,随后又完成了香港TNF100、香港100、北京TNF100、大五台朝圣……
在妻子和其他跑者的陪伴下完成了 2016 年 TDS
一切准备就绪后,2015年夏秋之交,张光亚远赴法国,为“2年计划”的最终目标——综合难度最高的UTMB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手表记录的距离为176公里,当时的完成率仅为63.7%)。一年后,他回到同一个地方,完成了TDS这条技术难度最高的路线(当时公布的路线距离为119公里,手表记录了123公里)。比赛过程中,他遭遇高温,完成率仅为59.1%。 2018年,他再次前往霞慕尼,与家人一起徒步了一周的TMB路线(又称UTMB赛道)。休息了一天后,他就去参加CCC项目(当年完成率为75.5%)。 “集邮”UTMB活动圆满结束。
挑战并完成UTMB勃朗峰越野赛不仅需要大量的准备时间和中奖的运气,还需要完美掌握比赛流程的硬技能。以CCC101公里为例,强度相当于一天跑4-5个马拉松。这些比赛的名额均采用抽签方式选出,中奖率不超过40%。
1980年,17岁的张光亚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化工自动化与仪器仪表专业,并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位。 1987年毕业后分配到研究所从事电子信息设备研发工作,成为一名电子工程师。此后的20年里,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忙于工作和家庭,没有运动习惯。 45岁以后,他的业余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跑步成为他花费最多、最投入的爱好。 52岁之后,对跑步的热爱逐渐让他走向了新的工作方向——他开始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发跑步计时系统并提供计时产品的销售和服务。
2014年波士顿马拉松
在同龄人中,张光亚的跑步成绩名列前茅。 50岁后,他达到了3小时8分钟的马拉松PB。当他报名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时,他比同年龄段的 BQ 快了 21 分钟。 2016年,他完成了世界六大马拉松(东京、柏林、芝加哥、波士顿、伦敦、纽约)并获得了六星奖牌。 2019年,我以3小时13分的成绩获得北京马拉松九星跑者冠军。 2023年,我以3小时18分的成绩再次获得北马九星跑者冠军。
迄今为止,张光亚已累计完成53场国内外全程马拉松和超级马拉松比赛。除了世界六大马拉松之外,还有雅典马拉松、首尔马拉松、华盛顿摇滚马拉松(2次)、美国海军陆战队马拉松、台湾田中马拉松。 、北京马拉松(12次),此外还有100公里黔东南雷公山巡回赛、106公里奥森超级马拉松……他还完成了十余场100公里及以上的越野比赛。除UTMF和3次UTMB外,还有TNF100北京站(9次)、大五台朝圣70公里(3次)、大连100公里、杭州100公里、香港100公里(2次)、香港TNF 100公里等。
张光亚的跑姿稳健。跑步的同时,他也非常注重跑步数据。每次训练和比赛结束后,他都会导出数据表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这位铁杆“理工数据跑者”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我拍了黄智和老人
在2007年的北马比赛中,我和妻子拍照并为参赛的朋友们加油,并提供了一些饮料、香蕉和巧克力。因为我们对马拉松不熟悉,所以先在5公里处等待。没想到,跑道上挤满了跑步者。当大家都跑完了之后,我们并没有看到有人在等待。然后,我们又前往另外一个约定的地点,距离33公里,继续等待。果然,我们等到了朋友预测的时间(误差在+-5分钟之内)!我心想,这么长的距离,怎么能如此准确地掌握时间。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和惊人。
赛后,我在整理照片时,发现在5公里处拍摄的照片中,有一位白胡子老人。
这两件事在我心里埋下了马拉松的种子。
赛后的晚宴上,大家都劝我练习跑步。我说:“好吧,你考虑一下。”因为我以前从来没有跑步过,对跑步一无所知。但我知道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我觉得它与我无关。
时间快进到了2008年7月,我和朋友们又开始训练,备战10月份的北京马拉松。经过朋友的多次劝说,我对马拉松产生了兴趣。行动比心跳更糟糕。 7月23日,我参加朋友工作的李宁iRun玉渊潭分公司的培训活动。我在公园里艰难地跑了一圈4.5公里,这为我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窗。
经过三个月认真刻苦的训练,我用4小时23分钟完成了我的第一次马拉松——2008年北马。
比赛中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一年前我拍的那个白胡子老人,在35公里后超越了我!
当时我的心里非常震撼。只见白胡子老爷爷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线中,我想跟也跟不上。比赛结束后,我在终点站到处寻找,幸运的是找到了他。经过询问才知道,他就是黄志和,一位来自徐州的老人,是当时圈内颇有名气的资深跑者。那次北京马拉松,他已经78岁了,成绩是4小时18分钟。据说,直到2013年,黄先生还在坚持长跑。
我的第一次出国比赛——雅典马拉松
01 我看数据
爱上跑步带来身体健康和心理快乐。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跑步数据的分析和总结也是跑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跑者“帅克”对于训练数据、赛道数据、比赛成绩预测都非常准确。自从我开始跑步以来,我经常向他学习、请教。
由于我从事微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编程工作,养成了认真、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因此,我对待跑步、参加比赛就像对待工作一样认真、严谨、科学。
对于路跑来说,主要关注的是距离、配速、心率、步幅和频率以及天气因素。
对于越野跑,请关注距离、爬升、下降、坡度、海拔、心率和天气因素。
训练时,我喜欢反复跑同一条路线,并比较分析每次的配速、步幅、步频、心率数据,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记录和分析数据是自我理解和提高能力的有效工具。每次训练或比赛结束后,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找出不足,是我必做的功课。
作为一个45岁开始跑步的中年跑者,我做到了稳而不盲目,知己知彼,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认真训练和认真比赛的循环中,我的马拉松成绩一次比一次进步。
跑了一年半,2010年厦门马拉松我跑了330。
2012年,他在北马跑出了315。
大满贯奖牌框
2013年芝加哥马拉松,他获得308分; 6天后的北马,他跑出了312。
100公里越野跑,我的最好成绩是12:50:22跑完2013年TNF100北京站。
02 购买手表的有趣事实
先行者20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产品研发的工程师,我同时也是一名设备控制者。
开始练习跑步后,我买了第一块GPS跑步手表,当时最新的型号——Garmin Forerunner 205。后来,市场上有新型号的手表上市,我就想买一块。我在不同阶段买过305、310、405、910XT等。多块手表。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手表在记录数据的同时充当了我的跑步教练。通过分析数据,我可以看到自己能力和状态的变化。他们在制定比赛计划和目标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03 准确的完成
穿着irun服装参加2013年芝加哥马拉松
跑马拉松时,最重要的是:
(一)准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状况;
(2)设定适合自己能力的步调;
(三)比赛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不得出现失误;
只有这样,才能完美控制整个过程。否则的话,非常容易崩溃。
迄今为止,我已经跑了 53 场全程马拉松并全部完成。
我最满意的两次是2012年的北马和2013年的芝加哥马拉松,两次我都全程保持匀速跑。
2012年北马半程马拉松前后时间差为18秒; 2013年,芝加哥半程马拉松成绩差距仅为1秒。
2016年纽约马拉松大满贯完赛
我创立新时体育并进入体育计时行业完全是因为我对跑步的投入和热爱。
2008年到2014年,我的比赛旅行足迹从国内延伸到国外。跑步增长了我的知识,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
痴迷跑步7年后,一个突然的想法让我的工作有了新的方向,把爱好变成了工作;这是跑步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改变。
2014年7月的一天,当我清理家里抽屉里的全套号码簿和奖牌时,我发现几十个国内外比赛的号码簿后面只有三个计时芯片,而且都是国外的。国内没有。以前参加比赛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观察和比较过这个小细节。当时我就想,中国、亚洲、北美、欧洲都有这么多的比赛。为什么号码本后面的筹码都是这些品牌的?
作为一名电子工程师,我从2007年开始开发射频识别(RFID)产品。2009年,我到硅谷的摩托罗拉智能卡部门学习和培训。我在RFID技术方面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为了弄清楚为什么国内没有,我开始在网上查找芯片计时行业的信息。我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浏览信息、查看产品、去活动观察计时操作、进行市场调查。我了解了芯片计时产品。在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我决定进入芯片时序领域,开发自己的系统。
技术团队确定总体方案和系统架构后,整个研发过程十分顺利,没有遇到任何技术难题。
由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云平台的Chiptrack计时系统诞生了。数据采集准确可靠,处理能力强,稳定性好,系统功能强大、灵活、方便,所有数据实时显示,用户体验非常好。
目前,我们已为路跑、马拉松、越野赛、自行车、铁人三项、桨板、滑雪等230多个不同类型的赛事提供计时服务,我们的系统还应用于军队体能测试场景、武警、军事院校等
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完善产品功能、满足客户需求是我们研发型公司的立身之本。
北理工人登上“高百”领奖台
2017年恰逢我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30周年。在校庆之际,我分享了我9年的跑步经历。随后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校友一拍即合,发起成立了“BIT人”跑团。目的是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加强与校友会的联系,促进更多的校友在跑步中健康快乐。
2018年以来,“北理工人”跑队已组织校友和在校生五次参加学校百公里接力赛。
2018年和2019年,我们四次参加学院100英里接力(“高100”)上海和北京预赛。我们的团队主要由校友组成,团队平均年龄超过44岁;然而,我们的成绩排名第5-7位。 。
从2020年开始,以在校生为主要成员的“北理工人”跑团在高白参赛队伍中获得“高白”总决赛第三名。这是献给学校80周年校庆的礼物!我们这些老跑友很高兴!
“如果说清北是意料之中的上榜的话,那么北京理工大学则是突如其来的惊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们这次脱颖而出,领先实力强大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分钟,成功破门通过并获得第三名!”
——“高百”组委会新闻稿
我和陈茹校友、郭淑玲、董向辉等同学多次代表“北理工人”参加“高白”、月山相海接力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三位业余精英都拥有极其扎实的理工科教育背景,并且非常重视训练。陈茹、郭淑玲多次荣获“高百”女子第一名的荣誉。
在制定“高百”和跨山海接力赛的计划和接力棒分配时,首先要了解选手的能力和赛道的具体数据。其次,要组织队员在赛前以及比赛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路线训练。预测试。
北京理工大学常春藤盟校田径俱乐部是在校学生中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跑步组织。三位创始人都是和我们跑团的校友一起参加过“高百”的团队成员。在师兄师姐的影响下,他们创办了北京理工大学常春藤盟校田径俱乐部。
初三的同学们年轻,充满活力,跑得快如闪电。它们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妻儿喜迎2018CCC圆满结束
我和我的妻子是小学、中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同学。当我刚开始跑步的时候,她很不理解,也很反对,因为她知道我几十年来从来没有跑步过,也不明白我为什么开始跑步。
为了让她理解和支持我,每次参加比赛我都让她陪我一起去感受比赛的氛围。后来,她逐渐认可了跑步这项活动,并开始尝试练习跑步。之后我们又参加了几十场比赛。他们都一起旅行。她要么参加比赛,要么担任支持者。她还在北京、东营、厦门、张家口、雅典、柏林、华盛顿、台湾等地完成了马拉松和一些短距离越野比赛。
我们的儿子、儿媳也在我们的影响下跑步,但因为工作太忙,跑得比较少。
我的孙女还不到两岁,运动能力很强。她一次可以步行和跑步约500-1000米。我带她出去玩的时候,她不需要人抱,自己走就行了。而且,她的走路基本上都是小跑。我非常喜欢它。运动的!
文/张光亚
图/张光亚
关于我们
[赛马和越野]
PB进步
最新消息
高端知识
设备介绍
吃瓜百科
微信号|PJNSLPJNSL
合作|zxz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izhong666.com/html/tiyuwenda/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