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学校营养餐被学生扔掉:难吃还是难以下咽?
毕汉峰/文
学校食堂经营困难。
至少在我们学习的记忆中,我们对学校食堂的感受是复杂而尴尬的,主要体现在两个“字”上:一是“拥挤”。这意味着你必须排队并且拥挤才能吃饭。每当上课铃一响,你就能看到学生们排着长队奔跑。每个人都希望能第一个进入食堂,避免排队。
另一种是“穷”。食堂的食物质量和味道实在令人失望。无论是当今物质资源丰富的时代,还是十多年前粮食不太丰富的时代,食堂浪费现象屡见不鲜。
为此,很多学生都想出去改善一下生活,吃小锅小灶煮的饭菜,味道也有点不一样。但现在有些学校以安全为由实行封闭式管理,阻碍了学生外出改善生活。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部分学校出于盈利动机希望通过食堂创收。二是食堂垄断、专营经营,缺乏竞争压力和动力。第三,大锅大灶的烹饪方法如何才能适应每个孩子的个人口味?
毕竟,今天的孩子们需要的不再只是足够的食物,而是好的食物。这就是时代发展的现实。
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羊楼子中心小学的学生因味道不好、孩子不爱吃,将营养餐倒入垃圾桶。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扔出去是一种浪费。学校回应称口味难以调整,并表示学校将改善营养餐的口味,并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另一位负责人李先生表示,营养餐是由富阳一家名为“快刀厨房”的快餐公司准备的,统一提供给颍东区的学校。 “可能送货时间比较长,导致口味有些差异。” 。”李先生说道。
在当前遏制食物浪费的背景下,这种食物浪费现象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学生节约粮食的意识亟待加强。现在的孩子在这方面已经有些淡化了。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食物的品种越来越多。除了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外,一般来说,“吃饭”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另一方面,现在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有的甚至溺爱孩子。尤其是成绩第一的时候,能够极大地满足孩子在物质方面的需求。
其次,学校食堂的经营理念早就应该改变。改革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引入市场多元化竞争不能采取排他经营的思路,否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包括迎合外部企业,我们也需要多元化竞争。这不仅是竞争不足的问题,而且大锅大灶也很难做好饭菜,不得不走个性化小餐饮的路线。
例如,学校不能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吃饭,不能将学生的用餐经历与教师的表现挂钩;例如,学校不能以封闭管理为由,不允许学生外出就餐;例如,学校餐饮不能由公司经营;比如,不能让食堂被一些个人利益绑架,要么完全由学校经营,不赚一分钱;或者放开,让市场来运作,谁的饭好谁就吃,就会有充分的竞争。
第二,师生用餐必须一视同仁,不能有两个标准。例如,有些学校将教师和学生分开。这怎么能做到呢?
最后,要压缩底线,不能让食堂成为学校的创收渠道。这个问题其实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也是造成食堂饭菜质量不好的根本原因。有些地方不是不知道,而是可能因为教育经费不足而选择视而不见,这实际上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
鉴于此,有必要建立学校食堂或者餐饮的全流程公开制度,而且这种公开必须放到网上,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比如食堂采购、菜品、菜价、账目等各种细节都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izhong666.com/html/tiyuwenda/9617.html